王昊:脱贫攻坚排头兵

时间:2020-05-27 点击次数:2382


近日,央视CCTV-1《朝闻天下》,央视CCTV-13《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等栏目用近5分钟超长时间, 用题为《新闻特写:“马背桶”换岗记》 ,报道古蔺脱贫攻坚故事。新闻记录了马蹄镇纪委副书记、马岭村第一书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奋力拼搏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动人故事。这个书记,就是我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2010级优秀校友王昊。

当CCTV-1《朝闻天下》专题采访报道王昊的第一时间,班主任周云红老师就激动地在学院班主任群里转发王昊的新闻视频,“这是我班的优秀学生王昊,他当了三年班长,无论大小事他都不厌其烦地参与服务,可以说是任劳任怨。”

水路坎坷——吾将上下而求索

马岭村,地处海拔1100多米的四川省古蔺县乌蒙山区腹地,多年来村民用水需要从10公里外的山脚背上来,往返要走20多公里。马岭村是贫困村,有900多户3900多人,村里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遗留下来的更多是老人和小孩。当地政府之前曾出资为村民们修建了不少水窖,但财力有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马岭村百姓的生活用水困难。

“生活用水都困难的话,就更不要提发展产业了,所以当时的想法就是把百姓饮水的问题彻底解决。”王昊在心里默默立下了军令状,“水不通就不撤离,一定要啃下这块最后的硬骨头。”到村子的第一天,王昊就主动扛起背桶和老乡们一起下山背水,有了这次经历,他才知道用上自来水在老乡们的生活中有多重要。

王昊和马岭村的十个村队长、当地知名人士一起走访,了解村子发展现状。他多次往返县城各个部门和村委以及村民家中,听民意立项目要资金,共统筹资金192万。他还请来了专业技术帮扶队在半山腰处建立了一座小型提灌站,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建设,六个月的压力测试运行,2019年年底,自来水终于送到了马岭村村头。

自来水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捷,村民们由衷地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做梦都没想到能通自来水,所以现在心里真的是太高兴了!”马岭村的一位老人激动并珍惜地拧开水龙头看到清凉干净的自来水哗哗地流下来,开心地像个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悦洋溢在他笑得一直合不拢的两颊上。

“在建设安全用水的过程中,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麻烦太多了,比如占地、设备运输、施工等等……”,王昊感叹道,“一时要我说,还真不知道从何说起……”尽管过程中遍布荆棘困难重重,但天道酬勤,王昊辛勤耕耘流下的汗与泪换来的也是沉甸甸的幸福感和责任感,他坦言“当看到自来水从山脚下抽送到山顶上时,我心里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毕竟这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他们所面对的民生困难。”

发展不易——绝知此事要躬行

扶贫工作队为了彻底拔掉马岭村的穷根儿,这几年因地制宜在村里发展起优质甜橙。原来,通过专家的实地考察发现,马岭村的天气、土壤都非常适合种植甜橙,所以从2002年到现在村里一直致力发展甜橙,每年都在扩大规模加强技术培训。如今甜橙产业已经是马岭村的经济支柱产业,2018年村里的甜橙实现了对加拿大、俄罗斯的出口,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许多家庭一年的收入达到十几万到二十万元,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情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关于甜橙树病虫害的防治给王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年,村里的甜橙树患了一种有传染性的溃疡病,不得不大面积砍树。然而老百姓心里却不愿意接受自己辛辛苦苦种出的甜橙树被砍下的结果,王昊无奈回忆道“一亩地能种42颗树,一颗甜橙树经过三年挂果七年才能达到丰产期,如果管理良好一棵树能达到80到100多斤的产量”。这件事在村民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王昊和其他干部在各方面做起村民们的思想工作,经过多番努力终于把砍病树的事推动起来……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乡规划专业2010级优秀校友王昊(左)

从2014年到马岭村彻底脱贫摘帽,在整个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村里实施了110多户危房改造、39户异地搬迁,其中涉及了400万左右的项目资金,实实在在替百姓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王昊谈起这些经历,感叹到:“在马岭镇5年,其中在马岭村3年的工作经历,学到了不少东西。我知道了群众生产生活的不易……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百姓生活的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村里的水、电、网、道路的建设基本上都完成了。”能够为老百姓干实事,他感到特别欣慰。

忆往昔——川农大精神根植于心

阳光的他,在大学四年一直是老师的左膀右臂,一年团支书三年班长的经历让他在班主任周云红老师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昊工作积极主动,为班级服务不计个人得失,是特别优秀的孩子。”

在毕业后他考上了公务员,2015年来到古蔺县马岭镇,在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他作为第一书记被派驻到马岭村,把解决百姓饮水困难作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首要问题。

回想起大学四年的幸福时光,王昊满怀感激。刚进校就参与班支委竞选,基础团务工作教会自己耐心细致,而班长的经历更是对自己的考验与磨砺。自己的专业基础薄弱,有时完成一幅作业制图,要花别人2倍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即便是这样,自己依旧没有放弃班级管理工作,“多跑跑腿、多动动嘴”成了他的口头禅;自己毕业前未找到工作,却一直帮忙班级同学办理各种就业凭证及手续……正是大学的这段经历磨练出他不骄不躁,吃苦耐劳的能力,“川农大精神”的引领让他深深明白,越是艰苦越是磨练,越要艰苦奋斗越会收获更好成绩,就是这位普通的川农人,在条件异常艰苦的马岭村默默坚守,勤勤恳恳为百姓谋幸福,这就是“川农大精神”传承者最美的样子。王昊不忘自己的那份初心扎根基层,踏踏实实为百姓干实事。

采访最后,王昊再次感谢学校的培养,感谢学校给了他走出去的平台,老师们对他的谆谆教诲更是让他难忘,他也希望学弟学妹能坚守自己的理想,踏实学习专业技能,培养坚持和向上向善的品德,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奋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一个有些……的创业故事

 

  • 扫码加微信关注

  •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