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校区十年蝶变

时间:2020-10-10 点击次数:1995


10月10日,是一个特殊日子,成都校区迎来了成立10周年。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层层薄雾,洒向成都校园,各大实验室的灯依次亮起,院士雕像旁响起了悦耳的英文阅读声,食堂里大厨们做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成都校区忙碌的师生在一种亲切快乐而又十分和谐的氛围中,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与学习。

10年间,在与金沙遗址几乎同一时期的温江惠民遗址上,成都校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寂静到高光的发展历程。

基础建设:突破瓶颈  日臻健全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根据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批复的灾后重建规划,学校将都江堰分校灾后重建项目纳入温江区(成都校区)实施。

2009年校团拜会宣布:“2010年9月成都校区有望实现近万人入住的目标。”伴随着参会人员激动的掌声,拉开了成都校区的建设序幕。

回顾艰苦的日子,大家脑海中跳出的是:一份共识、一个梦想、一张图纸、一群不言疲倦四处奔走的人。

工程动工前期,太多意想不到的情况突发,大家投身于去区、市、省相关部门“跑项目、要经费、备材料、作沟通”之中,每一步都走得很艰辛。施工图设计招标、编制《都江堰分校灾后异地重建规划》、请示核准招标事项、项目投资概算、制作《都江堰分校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征土地证明……夜以继日,困难重重,仅投资概算就修改了20多次。2009年2月23日,建设指挥部终于拿到了开展前期勘察设计工作的通行证,随后10天时间完成了代理机构的比选,启动了设计招标。

建设指挥部40余名人员长期驻扎在温江,全程参与工程管理。大家住集体宿舍,吃集体食堂,主要娱乐就是校园里散散步,顺便看看工程进展情况,克服着生活不便、夫妻两地分居、不能照顾家庭的困难。

从2009年8月第一家施工队伍进场到2010年6月份,建设指挥部召开了60余次管理例会,3个月间晚上召开的指挥长会议就达30多次。特别是从6月22日开始,指挥部启动了百天冲刺,大家主动立下军令状,自断退路,自我加压,战高温、斗酷暑,坚持奋战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力争用夜以继日的付出,让成都校区更完善一些,让入住的师生更满意一些。《成都校区倒计时100天工作安排及任务分解》明确了项目、责任人、完成时间,期待成都校区准时揭开面纱,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学校师生面前。

从校区动工到2020年10月份,综合楼、教学楼、实验楼、实习用房、风干实验室、体育看台、图书馆、麦立方、学生公寓楼、研究生公寓楼、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地下车库、校区会堂、教师公寓、农业科技创新及实训中心、景观绿化及管网工程、崇州基地有机农产品研发及检测中心、音乐厅装饰装修……一项项工程,太多的艰辛、太多的不顺、太多的苦恼,伴随着建筑物一点一点向上生长、崛起的过程,深深地镌刻在大家的记忆深处。

从2009年上半年实质性启动,到2020年,在学校的精心布局和规划下,校区共完成30个建设项目(不含崇州基地),新建各类建筑面积53.72万平米,总投资约12.34亿元,建设总规模相当于再造了4/5个雅安校区,一个崭新的校区从古蜀人生活过的惠民遗址拔地而起。

2010年10月10日,学校隆重举行成都校区启用及开学典礼,校门两侧的大红标语“衷心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我校成都校区建设的关心支持”“传承百年悠久办学历史,打造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对外交流高端平台”异常醒目,首批4000多名师生正式入住成都校区。

截至目前,成都校区拥有12个学院、4个处级建制研究所、1个在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师生员工达2.6万人。一年一度的新生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可以在科创中心这个大型室内场馆举行了;大型会议、大型文化活动可以在音乐厅里召开或者上演了;校区在外租房的大部分老师有了校园安居之所;网红食堂吸引师生每天前去“打卡”;运动场上每个夜晚呈现踊跃奔跑的景象;农高区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正在建成为师生憧憬的蓝图……朝气蓬勃的校园里,鸟语花香,树木茂盛,绿草茵茵,宁静温馨。

高端平台:人才聚集  成效显著

建设成都校区,这是一个有战略眼光和宏大气魄的决策。

全国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使得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引发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才争夺战”,高端人才流动的“孔雀东南飞”现象日益突出。

在一校三区的布局中,学校廓清校区建设目标与功能,将成都校区定位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学研究的高端平台”。

2010年10月10日,成都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不仅打造了学校开放办学的新平台,也在师资队伍引进、辐射社会上创造了新增长点。

在剑桥大学任教12年的杨明耀教授选择回到动科学院继续自己的科研事业;在美国罗格斯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等多所高校工作10多年后,王文明教授选择加入到成都校区“拓荒者”的队伍;曾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担任助理项目科学家的陈学伟博士,选择回国,加入成都校区水稻研究所的科研队伍;被学校发展势头强烈吸引,美国佛吉利亚大学博士后王强加入农学院的教学、科研团队……由于区位优势明显,校区引进一批活跃在学术前沿、适应区域战略需求的知名学者和学科领军人物。

除了双支计划的助燃,学校围绕农业科学学科群及科研主攻方向,设立人才专项,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原则,不断健全集聚人才机制,持续强化优秀创新团队的培养,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成都校区因其独特区域优势,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产生的联系越来越多,彰显出的吸引力和社会地位提升令人惊叹。

10年来,成都校区犹如一个闪耀的聚宝盆,持续吸引着来自哈佛、剑桥、康奈尔、东京、清华、复旦等国内外顶尖大学的博士到校区工作,共新增博士学位专任教师432人,其中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人员占42%,引进高端人才4人、拔尖人才6人、优秀人才25人、学术骨干33人,人才高地的优势日益凸显。

10年间,成都校区就像一棵成长的小树,静静地汲取来自区域、体制、项目、平台供给的各类营养,科研热情呈现前所未有的“高温”状态,一瞬间就满树“爆花”了。

阅览学校官网,在师资队伍的“拔尖人才”列表中,10年来,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等1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在成都校区相继产生。

落户成都校区的各大院所,不断绽放着光芒。

动物医学院程安春教授主持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动物营养研究所周小秋教授主持的“草鱼健康养殖营养技术创新与应用”、陈代文教授主持的“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周小秋教授主持的“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陈代文教授主持的“母猪系统营养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有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农业部丰收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30项在成都校区的院所中产生。

学科建设:迸发激情  跑出加速度

成都校区用10年去奔跑,一路冲得很快,一个个被汗水浸泡的学科建设成果接踵而至——

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第4。其中,畜牧学A-,作物学B+,4个学科为B,2个学科为B-。成都校区为主要支撑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ESI排名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到2020年9月这两个学科分别进入ESI前千分之三和千分之2,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前1%,ESI前1%的学科总数达到4个,标志着这些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同时,5个学科进入软科2020年一流学科排名,其中农学、兽医学分别进入世界前50强和前50-75强。

2017年,学校顺利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拐点,重头戏依然落在了成都校区。

2018年年初,学校正式公布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将建设以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为核心的农业科学学科群,确定了建设目标。2019年9月,在“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中,学校调整了建设思路和任务目标,进一步聚焦内涵、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以作物学为主建学科,植物保护和畜牧学为支撑学科,带动学校学科建设和全面发展。2020年9月,在周期总结自评专家评议中,认为:我校“双一流”建设任务符合度高、目标达成度好,标志性成果显著,第三方评价的表现度持续向好,全面完成了建设方案目标任务,一致同意通过周期评估。

2020年,学校出台了“学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塔尖、塔中、塔基”三级分类建设思路:“塔尖”学科重点以曾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培育学科(农业科学学科群)为主要建设对象。“塔中”学科重点以省级重点学科为主要建设对象,“塔基”学科重点以农业工程、规划设计、社会科学类学科为主要建设对象,“从5个校级重点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到‘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再到国家和省一流学科,学校构建出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相得益彰、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互相支持、传统学科与新兴、特色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梯次可持续发展。

2017、2018两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作物学相继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80后”教师李明洲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遗传》上发表论文,期刊当年影响因子为35.2,为研究人类肥胖基因的专家们打开了一扇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卢艳丽教授先后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称号奖、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我校为通讯单位、水稻所陈学伟教授为通讯作者、李伟滔副教授等人为共同第一作者的1篇论文,该杂志2016年SCI收录影响因子达30.41,实现了我校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在《CELL》主刊发表论文的零突破;陈学伟团队成员、水稻研究所青年教师王静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被《科学》在线发表科研论文,实现了我校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零的突破,该杂志当年影响因子为41.058,也是陈学伟团队在《细胞》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一大批年轻学者正在快速成长,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逐渐成为实现“川农梦”的中流砥柱。

“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而今在成都校区实现了!”众多教师不约而同地感慨。校区教师以惊人的速度,在代表国际学术顶尖水平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同时也有大量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创造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缺乏,一直是学校一大痛点。为了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早日落户成都校区,从2008年以来,学校按照准确定位、凝练方向、突出特色、提升水平、注重开放的基本思路,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4个平台基础上,整合与作物学科相关的农学院、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一院三所的力量以及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级创新团队等资源,全力以赴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此,学校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主任,分管副校长为副主任,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以李家洋院士为主任,万建民院士和学校校长为副主任,国内知名专家为成员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组建了正处级建制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筹),配备了以国家杰青、万人计划人选陈学伟为主任的实验室领导班子,完善了实验室运行管理相关制度。在资源配置上,学校也给予了大力倾斜:将1.96万m2的第二教学楼(作物楼)划归实验室使用和管理,新投入3500余万元,购置大型精密仪器,改造升级实验室公共平台。

目前,成都校区距离揽获“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张科创平台的“奥斯卡”只差一步之遥。

走进成都校区,人们会感觉一种精神元素在不断迸发。

社会影响:实力地位 迅速提升

耸立在第三实验楼顶部的“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几个大字,在成温邛高速公路上清晰可见,那几个大字是师生乘坐汽车时最喜欢在公路上远望的对象。

成都校区地处省会城市,便捷的地理位置拉近的不仅是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地理距离与心理距离,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对外交流窗口,直接带动和辐射三校区24个学院的招生、就业、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

因为校区地理位置优越,大型央企、世界五百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用人单位、外省地方人社组织的招聘团等,通过成都校区进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通过专场招聘的形式纷纷向川农学子抛出橄榄枝。每逢成都校区举行大型“双选会”或者专场招聘会时,招生就业处均要安排大巴车将雅安校区、都江堰校区有求职意愿的毕业生接到成都校区,协助他们积极参与心怡岗位的应聘,此时的成都校区便成了三校区毕业生就业的集合点。

一年一度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全校24个学院的招生宣传专员齐聚成都校区,共同迎接来自省内外四面八方的家长和考生。学院招生专员们积极向他们介绍学校,介绍学院和学科专业建设、育人成果、就业去向等有关情况。通过成都校区的招生宣传窗口作用,为提升学校生源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高分学生被三校区专业所吸引,选择报考川农大。近10年来,学校省内外本科招生录取线不断刷新,学校生源质量持续提高。今年,全校本科一批次调档线超省控线50分的省市有16个,四川一本录取中600分以上的学生近1000人,理科录取线600以上的专业达10个,590以上的专业达21个,生源质量再创历史新高。重庆、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四川等省市的部分新生高考成绩甚至超过所在省份的省控线100分以上。

校区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以高质量办学支持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留学生递增式引进来,科技服务高质量走出去,中外人文交流持续深入发展。校区积极构筑国际和地区交流合作平台,建有“111计划”引智基地、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孟加拉国水稻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13个。依托这些平台,近四年,学校签署合作交流协议48份,积极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院所和国际公司开展国际科研合作项目144项,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上亿元。

校区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赋予师生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

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教师互派、学生交换培养、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部分学生去往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及研究所、美国农业部、加拿大农业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世界知名研究机构师从学科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者。

借助校区平台,校区学子踊跃成长成才:农学院2012级农学(本硕连读)的马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录取为直博生,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进行深造;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肖军森、动物科学(本硕连读)专业2015级学生杨喜堤的创新创业项目“i驾车”获得全国“创青春”金奖,首年营业额破500万元,获天使轮与pre-A轮融资500万;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2013级学生郑艺蕾凭借优异的成绩、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被DVM项目录取,是我校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入选该项目的第一人,获得260万元奖学金资助,赴全美兽医排名第一的塔萨斯州立大学深造;风景园林学院2015级研究生余普、罗蓝的景观设计作品获得2016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学生组荣誉奖,该奖项素有国际风景园林界景观设计大赛“奥斯卡”之称,余普被哈佛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14届毕业生薄东被外交部录用,成为川农大首位考入外交部的本科生……10年间,成都校区本科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

10年间,校区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秋季的校园,依然生机盎然,到处弥漫着鸟语花香,川流不息的师生牢记志存高远之道、践行博学慎思之实,在助力地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建功立业,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持续奋勇拼搏。


 

上一篇: 学校统筹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2020年度工作

下一篇: 喜讯!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

 

  • 扫码加微信关注

  • 扫码访问移动端